耶稣颂 011

恩典无条件——浪子的故事

首页 > 耶稣颂 > 大恩篇 > 恩典无条件——浪子的故事
恩典无条件——浪子的故事
00:00 04:44
大恩篇">55555大恩篇

音频下载 视频下载 文档下载

海报分享 本页地址微信关注
 
 
 
 
 
 
 
 
 
 
 
 
 
 
 
 
 
 
 
 
 
 
 
 
 
 
 
 
 
 
 
 
 
 
 
 
 
 
 
 
大恩篇
 

 

第11讲 恩典无条件——浪子的故事

 

有人曾经问一位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哪一个故事最动人?他回答说浪子回家的故事。虽然很短这个故事,内涵却是非常深、非常美、非常感人。

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一掷千金的上帝》,中文已经翻译了,提姆凯勒写的。他说,他在书中说,如果以一个湖,来形容耶稣所有的教训,那么浪子回家的这个故事呢,就是这个湖中最清澈见底的地方。

这个故事把福音的内涵表达得最清楚、明白、浅显。这个故事就像上帝恩典洪流中出来的一碗水——奇异恩典,何等甘甜,你只要品味一下这碗水就知道。我还是给大家把这个故事念一下:

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讲道。法利赛人跟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吃饭。这是一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耶稣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耶稣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醒悟过来,就想,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对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做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他父亲那里去。

相离远,他父亲看见了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便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大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们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跟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第一节 四个人物

 

这故事真的像一个微型小说一样,有情节,有人物。那么首先我讲的一点,这里边几个人物?

第一个人物是小儿子,他是个罪人,就是一切世人的代表。在父亲还健在,他自己也没结婚的情况下,就要与父亲分家产。这在古代以色列,在古代中国也是一样,这等于是撕裂父亲的性命。小儿子隐喻着什么呢?仔细想一想,其实小儿子就是隐喻着我们人类。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属神的一份产业,但是呢,我们把属神的这份产业,什么呢,就是岁月、才华,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要据为己有,离神远去,肆意挥霍,自己做主张,自由地使用,是不是这样?小儿子走过的这条路,这条自立、骄傲,然后堕落,然后失败,然后最后面对死亡,绝望的道路,正是我们人一生的写照。

接下来的人物是父亲。父亲是恩典的化身,一开始就以博大的胸襟,任凭小儿子分家和离家。你知道,我们在农村的时候,说谁谁家分家了,一说分家了就不是什么好事。那个好的大家庭是一辈子不分家的,和睦同居的,更何况你还没结婚,年纪轻轻的,就要分家产,这一定是出了事儿了。

但是,这个父亲的心胸多么博大,要,就给。你看,我们在神面前其实也是这样,我们逆神的时候,还是给我们自由,给人自由——我告诉你厉害得失,但是我把自由这个权利给你。要分家,就给他分家;他要离家,就让他离家。后来小儿子落魄,浑身脏兮兮地回到家里的时候,又出人意料地慈爱、怜悯,没有生气,反而欢喜快乐。没有拒绝,反而远远地迎上去;没有责备,反而拥抱亲吻。而且立即恢复小儿子在家里面那个尊贵的地位。什么尊贵的地位?穿袍子,戴戒指,穿鞋子,牛犊,这四件事,表明他一切恢复原样,一切恢复正常。这不仅是做给他儿子看的,而且是做给街坊邻居看的。这个父亲的恩典,表现得是淋漓尽致。从行文中可以看到,父亲一定是因为大饥荒,一直在惦念着这个小儿子,整日地翘首盼望着他归来。所以很远就看见了,很远就迎上前去了。

这个作者,提姆凯勒,他注意到一点,在小儿子还没有认罪悔改,没有证明他确实会洗心革面之前,父亲就完全接纳他了。你注意,他迎上前去亲吻,就拥抱。小儿子一句话都没说,没有开口说“父啊,我得罪了你”——这话还没说。为了欢迎这个臭名昭著的儿子回家,父亲还专门为他预备宴席,把的朋友们都请了来,这一点非常重要!父亲,意思就是说,我不儿子你为耻,我以你回家为荣。我们就仿佛看见老父亲脸上,有灿烂的阳光的恩典,就是照好人、也照歹人的那种阳光的恩典,宽广,无条件。

第三个人物,我要讲是大儿子。代表什么呢,代表法律赛人,新老法利赛人。他对弟弟的态度和对父亲的责备,无论律法来说,还是就情理来说,都是无可厚非的,都是对的。按照常情常理、按照律法、按照宗教,他们无可厚非。按照圣经来说,很简单,不孝敬父母是一个大罪,十诫之一嘛。这个小儿子不孝敬父母,更何况他还在外边犯了那么多罪,这么一个败家子儿,哥哥怎么能不生气呢?不生气才怪呢,不生气才不情理。父亲一味地宠爱他的弟弟,哥哥生气,责备父亲,理所当然。

的确,像阳光一样照好人、也照歹人,不管是优,一概恩待;不管是浪子、逆子、孽子,只要回家,就既往不咎欢喜快乐。这种神性,这种浩瀚的神性是狭隘的人性理解不了的。你知道人理解比登天还难。这是为什么耶稣被误解、被逼迫、被杀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老走偏因为你够不着耶稣的崇高伟大。我们时时仰望耶稣,才能时时提升自己,他境界太高了。他在这个父亲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个境界太高了,不管优劣,不管好歹,不管是浪子、逆子、孽子,都一概接纳。这种恩典的境界,不是宗教的心胸可以达到

任何一种宗教,任何一种法律,任何一种道德,都不会有罪为无罪,都不会格外恩待有罪的家伙,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你要知道这位父亲,打破了人之常情。道理很简单,不是在宗教里,也不是在社会上,是在家里。所以,你们要知道我们基督徒是在家里。家里是什么意思?不是按法律办事的。家里按法律办事吗?No虽然有规矩,但是规矩是服务于家庭的温暖、慈爱。在家里,就跟在法庭上就是不一样。上帝作为父亲,跟作为法官就是不一样。耶稣,表明的这位神,是为父的心肠。天父,就在这个老父亲身上把自己表达出来了。

耶稣为什么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本身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耶稣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对谁讲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存的是什么样的心、是什么样的意?

故事开头的那句话讲的是背景。背景是什么呢,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讲道。接下来一句话,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意思就是这个人不圣洁,这个人是个罪人,因为接待罪人。

耶稣讲给谁听,你们说这个故事主要讲给谁听的?是讲给税吏罪人听呢,还是讲给文士和法利赛人听?给后者,主要是给后者。我给你们听,你们就是大儿子。你们在父亲的心肠面前相比,显得多么狭隘,多么自私,对吧?多么不靠谱!你们原来以为合乎情理的,其实一点都不合乎神的情理。耶稣太厉害!这个厉害!对耶稣佩服得五体投地!耶稣讲的这个故事入木三分,入木三分!

在父亲远远迎上去,拥抱小儿子的那一霎那,你们注意,来自道德情理、来自宗教律法的一切绳索,都通通被砍断了,都扔到一边去了。恩典没有到达的地方,些律法的绳索就天经地义,人们也习以为常。但是恩典一旦来到,这些绳索立刻就显出是捆绑,是抵挡。

故事里边还有第四个人物,是耶稣自己。这是提姆凯勒说的,没有露面,没有担当一个角色,但是,在故事里边,暗喻了自己——是谁呢,是真正的大儿子,是我们的长兄。没在故事里现身,的声音却充满了故事。这个长兄明白父亲的心意,合乎父亲的心意,要代表父亲的心意: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来找我们;当我们还迷失在自私、骄傲、离家、堕落、绝望的这条穷途末路上的时候,来找我们,到我们流浪、放荡的地方呼唤我们回家,回到父亲的家中。这不就是耶稣是谁?这是那个真正的大儿子。

你想想,如果这个大真的像耶稣这样,大饥荒的时候会惦念他的弟弟。因为老父亲年老体迈,不能出去找小儿子,这个当哥哥的应该出去找小儿子,把他接回家,在家中恩待他、爱护,而且一生成为弟弟的榜样。

而且圣经确实曾经称呼耶稣作长子。你们知道,希伯来书里边、罗马书里面都提到了: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儿子的模样,使他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又说呢,神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神的使者都要拜。(来1:6)

所以这里边有四个人物,我们要读出耶稣来。

 

 

 

 

第二节 十个论点

 

好,接下来我要讲第二层意思,这个故事里面有十个论点。

第一点,浪子如果不回家,必然客死他乡。这正是耶稣一再警告我们的,你们若不悔改,要灭亡。(路13:3)

第二,不是罪人悔改在先,恩典在后;而是恩典在先,一直等待着罪人悔改。是不是这样?如果是恩典在后,悔改在的话,那这恩典就不是恩典,因为它有条件嘛。你悔改了我才恩待你,那就不叫恩典,那交换。这个故事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当小儿子还在外边犯罪堕落的时候,恩典的父亲就已经在家中爱着他,盼着他了,恩典的大门向他敞开,是不是?正如圣经所说的,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耶稣就为我们死了。哈利路亚!这是信仰。

第三,在律法下,犯了罪必须受刑法。但是在恩典下,父亲不没有怒惩罚儿子,反而欢喜快乐地迎接他回家。

我强调这些呢,是想让大家看见神的爱多么长阔高深,神的恩典多么浩瀚无边。耶稣所表明的神的慈爱本相,与宗教令人恐惧的描绘多么不同。我们大可凭着信心,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

第四点,律法冷静而无情地认定,浪子改好了才配回家。恩典却充满深情有智慧地回答说,浪子回了家才会改好。

第五,恩典在哪里显明出来的呢?是在罪人身上,不是在“义人”身上——这个义人是打引号的。是在小儿子身上显出来,而不是在大儿子身上显出来。所以父亲对小儿子的爱,看起来比大儿子更多一些。

按照行为来说,大儿子比小儿子好。但是按照蒙恩、蒙爱来说,小儿子胜过大儿子。为什么?应验了保罗的那句名言: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多!(路5:20)哈利路亚!你不服吗?神就这样。不服吗?你妈妈就这样。你的弟兄姐妹当中,对不对,哪一个弱小、可怜,给他的关怀就更多一些。所以,我小时候在家里的时候,我们姐妹兄弟五个嘛,我一生病的时候,就感到尤其的幸福。我一生病的时候围着我转,他们吃窝窝头,我吃米粥。你知道小儿子就是这样,他最差、最弱、最无助、最羞愧,最抬不起头爸爸说我最爱你,我把你的朋友都请来,把肥牛犊宰了,给你穿上新衣服,带上袍子,穿上鞋子,戴上戒指。你看看这个神的心肠,何等美善、何等好!

第六,恩典的宿敌呀,不是人的罪,而是人的义。你们注意啊,抵挡恩典的不是我们身上的罪,那个恩典本来就是来找你的的,你明白吗?抵挡恩典的义,是自以为义的那个“义”。因为你不需要恩典,你觉得你不需要,因为你觉得你自己可以。而且上帝爱你,就说是你挣来的。上帝说这傻子,好像是你爱神,神才给你爱。No所以,抵挡恩典的不是罪人,而是所谓的义人。正是这样,小儿子知道父亲对他的爱完全是恩典,怀着感恩的心。大儿子却一直父亲对他的爱为交换,怀着抱怨的心,是不是这样?小儿子非常清楚,他是得了不该得的。但是大儿子却说,我是该得的,我从来没有得罪过你,我天天为你勤劳,守着你,我多好。结果你对我却不好,你不给我肥牛犊,不把朋友请来跟我吃喝跳舞。

七点,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义人,他们相信自己是罪人;一种是罪人,他们相信自己是义人。这不是我说的,是帕斯卡尔说的。更准确一些说,其实我们都是罪人。不过小儿子呢,是知罪、认罪,在这个意义上他算为义人;大儿子却自以为义,在这个意义上算为罪人。所以恩典,不是不讲认罪。正是恩典才使人认罪使人悔罪

第八,任何人,处于任何社会宗教的地位,他如果不悔改,自以为义——这个基于魔鬼谎言的原罪,任何人,如果不认这个罪,他就绝不能享受天国的宴席,就像大儿子一样。大儿子不进去,一会儿我会讲这个细节,他没有宴席里边去,一点很可怕呀!

第九,任何人,只要他自以为能分善恶,只要他执着于善恶的分别,像大儿子一样,他就是在否定和抵挡恩典,自绝于天父的恩典。大儿子就是分这些,我怎么样,他怎么样,论断别人,眼睛雪亮,是是非非在心中藏着,这样的人没有办法得着恩典。因为恩典是不讲这些东西的,恩典就不是看你怎么样,而是神的怜悯。

第十,总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恩典无条件,是无条件的爱、怜悯、理解和接纳。如果换一个角度说,恩典的唯一条件就是你接受。你说恩典有没有条件?没有,也可以说有。有什么条件呢?就是你要,你接受。这么说吧,回家的唯一条件,小儿子,小儿子回家唯一条件是什么?是他回家。免费午餐的唯一条件是什么?就是你来吃。到耶稣这里来的唯一条件是什么?就是你来。信耶稣的唯一条件是什么?就是你信。就这么简单!你可以说无条件,你可以说也是有条件。就像礼物吧,白白的礼物给你,唯一的条件就是说你用手接一下,就这么简单。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么容易所以他才不要,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事,就难以置信哪。

很多人很多时候不知道一点,就是在上帝的恩典下,就像在阳光下一样,以道德情理跟宗教律法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已经无效,已经失效。你注意啊,你在耶稣基督的恩典之下的时候,作上帝的儿女在家里的时候,人世间的那种道德评价系统,或者宗教里边的法律评价系统,通通失效了,不着你了。就像保罗说的,你们不再是奴隶了,你们不再是奴隶,你们是儿子了,你要呼叫“阿爸父”了。这个时候,主导性的因素,不是我们的行为,是上帝的恩典。

我们得救是本乎恩,决定性的因素呢,是我们的信心。信心就是相信——相信神爱我;我不配,但是神爱我,就叫恩典。

所以提姆凯勒说得很好,他说父亲在爱中拥抱小儿子,不仅是在小儿子证明他洗心革面之前,更是在他表示悔改之前。可见,没有任何行为,包括忧伤痛悔的行为,能够有功德讨上帝的喜悦,上帝的爱和接纳完全是出于的本性。

 

 

第三节 大儿子

 

接下来我们讲大儿子。

我们信徒,我们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常常比较偏重小儿子,是吧?因为传福音用嘛。那么就忽略了我们这些大儿子。

其实殊不知啊,你想让小儿子回家,你这个儿子首先得做好才行啊。如果你这大儿子就这个样子,弟弟不回来,回来说不定你把他赶走了。

所以这个提姆凯勒呢,他那个教会很兴旺。说我们教会之所以兴旺,他说,我们教会不允许大儿子,我们的信徒都承认我们都是小儿子,对不对?只有耶稣是我们的长兄。哈利路亚!

大儿子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们来看,就是越是敬虔的宗教,越是心里充满了好坏、善恶的信条,就越容易远离恩典,越难以享受恩典,越有可能抵挡恩典。

我们,包括我自己在内,或多或少都有点大儿子的东西。虽然很少有人否认恩典是崇高、是美善,但是人们很容易好坏分明、赏罚分明的道德律法,来否认恩典是无条件的。我们常常否认上帝的恩典是无条件的,我们无形中不知不觉上帝的恩典加上一些条件。

来那个恩典像大雨磅礴,从天而降,我们老打着伞,什么伞呢?律法的伞。而且这个伞还太大,把别人也遮着。大儿子不仅以律法的眼光,论断和讨厌他的弟弟,而且也用律法的标准要求他的父亲,追究处罚弟弟。更可惜的是,将自己对父亲多年的服侍,降低到了与父亲等价交换的水平,而根本不认识父亲的爱。也就是说,这么多年他没有活在爱里。他从来没有感受到父亲的爱,也从来没有以爱来服侍父亲。

确实啊,有时候我们在家里时间久了,我们感受不到家里的爱,我们心里全是抱怨。他身在家中,身在爱中,却一点儿都不知道,他的心一直是为奴的心,是战兢的心,他一直活在律法的控告、咒诅之下。他一直欠着,按保罗的话来说就是,他一直欠着行全全律法的债。多么可悲

《一掷千金的上帝》是一本好书,提姆凯勒这个作者说,大儿子的人哪,常常有的一种心态就是,我所得到的祝福呢,是来自我的善德,我的宗教虔诚、我的道德操守,维系着我与上帝的关系。

你问他,你站在上帝面前靠的是什么?道德、律法、行为、德行、善行、苦行

提姆凯勒作者说,很多人知道福音呼唤人们脱离小儿子一般的放荡、犯罪,但是很少人知道,福音也给大儿子一般的道德主义定了罪。小儿子知道自己远离了父亲,大儿子却不知道,就这一点,正是这一点,要了大儿子的命。

提姆凯勒又说,许多美国人远离宗教,就是因为他们看见,宗教里充满了大儿子的人。你知道耶稣借着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吗?耶稣告诉你,他们离开宗教是对的。因为美国人很多人离开宗教嘛,耶稣告诉我们宗教内的人说,他们离开你们是对的。正是由于大儿子们充斥教会,所以人们断定,基督教只不过是另一个宗教而已。

被称为20世纪的先知的陶恕,他也指出,基督教最大的危险是,他说,恐怕我们自以为从罪中得救了,而事实上,我们的罪不过换了另一种姿态出现罢了。我们教会里犯罪,的是不自知的罪,这更可怕!

这个《一掷千金的上帝》的作者提姆凯勒又说,他说如今宗教已经泛滥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我不得不像许多人一样,把自己的信仰与宗教断然划一个界限,就是的不是宗教。

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局值得引起注意,这个结局是什么呢?是大儿子拒绝参加父亲为小儿子摆设的宴席,这个结局很可怕。如果这个宴席啊,是代表天国的宴席,那么大儿子们,也就是法利赛人们,就很惨了!

那些誓言不在罪人的罪上有份的人,也就因自义而放弃了与耶稣邀请的罪人同席的机会,这正是耶稣说的,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国。(太21:31)

 

祷告

主啊,我们为这个故事感谢你,感谢你的心肠向我们显明出来。

主啊,经常地提醒我们,让我们知道我们当如何思、如何想、如何行!

谢谢你!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

 

 

011讨论题

a. 审视你自己的生命历程,你拒绝过主的宴席吗?请举例。

b. 你为什么服事主?你认为大儿子为什么拒绝父亲的宴席?

c. 请讨论谁是真正的大儿子?为什么?什么是大儿子的心态?

d. 请分享谁是真正的大儿子?为什么?

 

 

 

 

首 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