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7讲 进入耶稣生命的细节
我们接下来讲效法耶稣的内涵,就是效法耶稣的什么?
第一节 效法在于细节
那么第一节我讲,效法在于细节。
1989年,美国教会那场效法耶稣的运动,耶稣会怎么做,What will Jesus do? 这场运动的意义在哪里呢?效法耶稣这口号不是已经讲了两千年了吗?为什么你现在提出来这么轰动呢?原因就在于,以前的效法基督的口号太抽象,而他们这次讲得很具体,很实际,很落地。
人们看到呢,效法耶稣如果不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中,落实到每一次的决定上,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话。那么他怎样在我们心中成形?我的体会是,必须日复一日地做下面这些事。做哪些事呢?阅读耶稣的生平,咀嚼耶稣的话语,揣摩耶稣的心肠,品味耶稣的为人,默想耶稣的处事,融入耶稣的生命,还有,体会耶稣的神迹,置身耶稣的大能,呼吸耶稣的气息。
旧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说: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1:2)。 我们很喜欢背这个话。我觉得在新约里头,今天,我们应该说:唯喜爱耶稣的生命,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对不对?
这个生命是包括丰丰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有大能的荣光的生命,是不是?耶稣的生命血肉丰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每一次抉择,每一个对象和每一次遭遇当中。
第二节 面对不同抉择时
为人处世,其实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抉择。那么你在抉择之先,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应该,我觉得也需要,看一看耶稣,他会怎么抉择。
第一,一事当前,你是按律法行事还是按恩典行事?
耶稣从来都是按恩典行事的,比方说那个犯奸淫的女人,被带到耶稣面前的时候,犹太人说要按律法她是该死的。那按律法、分善恶、论是非、行赏罚,这是教会内外至今通行的原则。但是耶稣不这么做,他以恩典怜悯为怀,既没有处死这个人,也没有定她的罪,这就是耶稣。
那我们可能会,今天人会说,耶稣不像话,耶稣太不像话了。真的是这样,犹太人当时就认为他很不虔诚,整个是个造反派。把这个犹太教几千年的这个神圣的规矩,全蔑视不顾,这还了得。他们定他死罪,那个时候,人们都认为是合情合理。
想想耶稣当时的处境,冲突多么激烈,可是耶稣选择,毫不退缩,绝不按你的律法行事,我要按上帝的本相,就是爱,来行事。那是耶稣不公平吗,是耶稣不公义吗,是耶稣不敬虔吗?No,恰恰相反,是世人错了。
因为如果耶稣不是按恩典,而是像世人一样,按律法行事,这些世人都该死。他们就忘了上帝以恩典待那些罪人的同时,也是以恩典在待那些自以为义人的人哪,因为我们所有的比较,所有的差别,都是人与人比的差别,在神眼里全是没差别的罪人。那些高举着律法石头的犹太人,而且要先死。换句话说,如果上帝按照人对待人的通行原则来对待人,一切人都该死。
说到这里我们才意识到,原来一切人都是靠他的恩典、怜悯和饶恕才得以活着啊。在这里,我们要效法耶稣,效法耶稣,他是按照真相、按照真理、按照他的慈悲、恩典、怜悯来对待我们,我们也应该这样对待别人。
第二,一事当前,是明哲保身还是舍己为人?
以前哪,我们谈过《密室》这本书,那个情节大家应该还记得,纳粹闯入一家人搜捕犹太人。那个家主是个基督徒啊,她选择说谎,没有招出藏在密室中的犹太人一家。
这本来是一个多么可歌可泣的行为,但是一位教会的长老跟我争论说:这个家主违背了十诫,说谎犯罪。我当时很吃惊,但是他说呢,即使沉默也不能说谎,不能违背十诫,不然受惩罚下地狱。那我就跟他说:我说如果家主宁愿自己下地狱,也要救犹太人一家,你怎么办?你不受感动吗?你反而谴责她吗?他说:我还是要谴责她。
我跟你讲啊,一个人仅凭良知就懂的事儿,一旦被宗教蒙蔽就混帐了。人心原本是柔软的,宗教律法却使它刚硬。
今天的基督徒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我们想一想啊,设身处地地想想我们自己,遇到什么情况呢?需要你触犯诫命和律法,需要你自己下地狱才能帮助别人,你怎么选择?我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明哲保身,大部分人会觉得,守律法要比帮助人重要得多。大部分人会觉得,宗教的诫命要比良心的声音神圣得多,宗教徒会这么想的。因为他已经变成宗教植物人了,不懂良知为何物。
耶稣说了嘛,你们家的羊掉在井里,你安息日不拉上来吗?这就是良心战胜律法,在耶稣这里。可是对信徒对犹太教徒来说,正好反过来,为了律法良心可以大大地不要,而且义愤填膺要把耶稣处死。人们把虔诚理解成按时去教堂,按时背圣经,按时祷告,不触犯诫条,他就没有理解成去爱、去舍己。所以有一句口号,大陆知识分子特别喜欢用,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们基督徒说谁下地狱都可以,我是不下地狱。
耶稣不是这样,守安息日不是十诫之一吗?违反安息日不是要死吗?可有病人来求医,有瞎子来要看见,耶稣怎么办?他绝不是毫无怜悯地守律法,而是不顾律法施怜悯。注意这个词,我们很多基督徒是毫无怜悯地守律法、守圣洁、守虔诚。而耶稣是不顾律法施怜悯,而这个怜悯和爱在神眼里就是最大的圣洁,最大的律法,律法的总纲就是爱。
所以在耶稣触犯律法、打破律法、突破律法、超越律法之前,他首先登山宝训说,律法的总纲就是爱。他把这一条定了,然后他就大胆去爱了,就可以超越律法了。真的是这样,如果因着爱去触犯一下律法,那不叫触犯律法,那叫成全律法。比方说那个密室的主人,密室的主人她因着爱犹太人这一家人的性命,一家老小啊,她宁愿触犯律法,宁愿说谎,宁愿自己下地狱。这是何等的爱,上帝一定会接纳她的。
看看耶稣,不管自己的死活去帮别人,而不像那个犹太教徒,不管别人死活只保自己。看看耶稣多么利索吧,他在安息日叫枯干的手复原,在安息日叫十八年的驼背直起腰来,在安息日叫瞎子睁开眼睛看见,全是在安息日干的。
耶稣不敬虔吗,他触犯了律法吗?不对,恰恰相反,他成全了律法,因为律法的总纲就是爱。因为最终唯一向审判夸胜的就是怜悯。你们注意啊,将来我们要接受审判,唯一能向审判夸胜的是什么?不是你的圣洁,不是你的努力,是神的怜悯,旧约新约都讲这句话,怜悯是向审判夸胜。没有怜悯的人也受无怜悯的审判,这句话说得很厉害啊!神是按他的怜悯不定我们的罪,那如果我们不怜悯别人,那神对你就没怜悯了嘛。
一千万两银子和十两银子的那个比喻讲到就是这个,他赦免了你一千万两,你却不赦免你的同伴十两,那立刻这一千万两也不赦免你了,说得准确而又到家。巴不得弟兄姐妹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效法耶稣吧,耶稣就是这个样子,而且不仅是效法,这是命令。这是将来审判的那个依据都在这里了。好像是我不犯罪,我不犯罪,实际上上帝说你犯了大罪,因为你没有爱,甚至可以称你为恶,因为你见死不救。真的要警醒啊,在耶稣面前警醒。
第三,一事当前,是爱自己救自己还是爱别人救别人?
这跟上一个原则很相似,世人的选择呢是爱自己救自己,宗教的选择也相仿,他们把注目点放在自己的得救、成圣、得奖赏等等上。耶稣却是将爱别人,救别人放在首位而不顾自己。他活着就是爱,他虽有大能却不曾用这大能伤害过一个人,包括那些伤害他的人。他虽有真理,却不曾为自己申冤。他虽然圣洁,却担当别人的罪孽。
我没信耶稣之前,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们这些知识分子都懂一个道理,就是不能自私。所以我一旦进了基督教呢,我得救,我得奖赏,我进天国,全是我、我、我,我如果不虔诚,我就不能得这些东西,他的虔诚的目的是来交换他的所得。
耶稣不是这样。耶稣、保罗都不是这样。耶稣是舍己啊,自己下阴间去了。然后保罗怎么说的?他说,为了我的骨肉至亲,宁愿我自己与基督分离。意思就是说,为了我的骨肉同胞蒙祝福得拯救,哪怕我受咒诅,我受惩罚,我下地狱也是应该的。这才叫真正的信仰。我不知道在这个时代神会呼召多少人出来,像耶稣、像保罗一样,抓住信仰的精义,达到耶稣的心意。
第四,一生当中不是一事当前,是一生当中,是顾念天上的事还是顾念地上的事?耶稣的回答是:我必须以我父的事为念。(参路2:49)
是立足天国,还是立足世界?耶稣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约18:36)
是体贴圣灵,还是体贴肉体?耶稣在四十天旷野试探中回答: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6:63)
是作义的奴仆,还是作罪的奴仆?耶稣说: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约8:34)
在这些事情上我们应该效法耶稣。
第五,在人间的所有选项中,我们都来效法耶稣。
在爱和恨之间,耶稣总是选择爱,哪怕在理应恨的场合。面对理应恨的人,在理应恨的时候,耶稣依然选择爱。这个我就不多讲,因为在大恩篇大爱篇里边,我们充分地展示了这一点。
在追求公义和忍辱负重之间,耶稣总是选择忍辱负重。如果他追求公正、公平、公义,该死的不是他,是我们。
在自辩和沉默之间,耶稣选择沉默。
在奋争和交托之间,耶稣选择交托。
在据理力争和有理让人之间,耶稣选择有理让人。这个境界很高。跟慕道友谈福音的时候,你如果跟他争论起来,你把他辩赢了,我告诉你,你输了,他不来了。相反,你辩着辩着,你让他,你明明知道他是错的,但是你还是爱他,说我们不谈这个了,夹菜、吃肉、吃虾,下礼拜还来,剩下的问题我们慢慢讨论,是不是?哎,他回去以后感动得不得了,他对你有好感,他把你的好归给耶稣。
我当时信耶稣就是那个蔡太太,每个星期六请我们去吃饭,饭桌上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流亡精英跟她辩论,她当然辩不过我们了,但是她从来都是以充满信心和慈悲的眼光看着我们,好像那意思就是说你们就会辩,然后她就说:吃,吃,吃,不说了,不说了,吃,吃。我们认为她输了嘛,对不对?但是她根本就没有输的眼神,她的眼神是怜悯。然后接着她就说,你们家有什么难处告诉我,让我知道,我会为你祷告,上帝会听的。当时震撼我们的就是这一点,你没理了,你为什么还这么自信?这种力量你说多么强大。辩论是没有力量的,所以耶稣选择了有理让人。
真理在大部分时间是沉默的,世界上喧啸的这些声音大部分不是真理,就好像白云在天上飘过,真正的真实是什么,是蓝天不是它。蓝天在那儿永远不动的,沉默无声。真理作为背景不动,却衬托着所有的谎言、虚空、虚幻。
效法耶稣就意味着,像他一样无条件地去爱人,也甘愿像他一样无缘无故地被人恨。像他一样去祝福人,也甘愿像他一样忍耐人。像他一样有力地行走,也甘愿像他一样柔弱地被钉在十字架上,效法基督。
刚才是面对不同的选择的时候。
第三节 面对不同对象时
第三节,面对不同的对象的时候。
我把对象呢,我们一生必须打交道的对象列出四个来,应该是这四个了。第一就是别人,怎么对待别人?第二自己,你怎么对待自己?第三世界,你怎么对待世界?最后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怎么对待上帝?
四个对象,这是我们一生必须打交道的,你逃避不了的,耶稣希望我们的一生过得正确,活得精彩,就处处为我们做了榜样。
第一,我们效法耶稣怎么对待别人。
别人里边,我从四福音书里概括了几类人:
一是效法耶稣怎么接纳罪人。
这个大家都很清楚了,他是税吏的朋友,他不定淫妇的罪、赦免妓女、应许强盗、触摸大麻风患者、拥抱浪子回家等等,他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一个效法耶稣的人就应该这样对待身边的罪人,这个是非常明确的。
二是效法耶稣怎样恩待仇人。他要我们为仇敌祷告,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十字架上说:父啊,赦免他们,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所以一个效法耶稣的人就应该这样对待眼前的敌人。不管听起来多荒诞,不管世人说你多傻,说你多无能、无知、懦弱,被神遗弃了,你都别理,你就按照耶稣说的去做,你最后得胜。不是最后得胜,你当时就得胜,你心里就知道耶稣喜悦你。
三是效法耶稣怎么对待亲人。他爱亲人,临死前也不忘记托付给他所爱的门徒,但他从来不把爱亲人摆在天国使命的前面,反而不惜牺牲亲情。
第四呢是效法耶稣怎么看待穷人。耶稣看重穷人比富人更看重啊。他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他没有说富足的人有福了,他反而说富足的人有祸了。当然我不是说富足不好,在神面前的富足跟在人面前的富足不是一回事。他说:一个贫穷寡妇奉献的小钱比财主大笔的奉献都多,一个效法耶稣的人就应该这样对待周围的穷人。
第五,是效法耶稣怎么关爱那些可怜人。他一见病人就怜悯他们,即使触犯诫命也要治好他们。效法耶稣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吗?看见需要怜悯的人,哪怕礼拜天不去教堂,去帮助一个垂死的人,可不可以?如果你不去帮助他,他就会死掉。
那个翁美玲自杀跟那个郑明明有关。她自己做了好多次见证讲这件事情,她说我很忙啊,我在侍奉啊,我有很多事情,我拖两天再去看你行不行?第二天早晨就传来自杀的消息。所以救人如救火啊,救人哪比守律法要重要得多得多!
耶稣即使触犯诫命也怜悯穷人,他看见麻风病人,看见寡妇死了独生子,就动慈心,他看见五千人没吃的,看见困苦流离的人群就生怜悯。你看一个效法耶稣的人就应该这样对待一切可怜人。
第六,效法耶稣怎么对待误解自己的人、拒绝自己的人、羞辱自己的人。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对待对你不好的人。从小孩子开始就得学这个功课了,是吧,谁谁谁对我不好,那你怎么告诉他?一般都是说,谁欺负你了,告诉我,爸爸给你出气。我说的不是小孩子的,说的是我们自己。
本乡人轻蔑耶稣,他依然爱他们。有的村庄不接待他,他依然爱他们。那些鞭打他嘲弄他的人,他依然爱他们。当犹太人暗讽他是从淫乱生的,他依然爱他们,说:如果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认识我,也必爱我。(参约8:19)我觉得一个效法耶稣的人就应该效法这一点,这么对待不友好的人。
第七,就是效法耶稣怎么对待否定跟出卖他的人。这不仅是不友好,不仅是误解,而是否定跟出卖,就是彼得跟犹大。身边的两个门徒,彼得三次否认耶稣,耶稣在复活以后没有责备他,一句都没有,只是三次问他,你爱我吗?犹大出卖耶稣,耶稣对他说的却是:朋友,你要做的事去做吧。
我跟你说,如果达到耶稣这个境界,那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别说达到了,就一想,我们的重担就脱落。他都这样对不对,何况我们呢,他是神的儿子,他那么圣洁无瑕,我们算什么?所以我们被出卖,我们被否定,我们被不友好地对待,都是很正常很正常的。
好,这是效法耶稣怎么对待别人。
接下来我要谈谈效法耶稣怎么对待自己。
耶稣虽然处处赐福别人,保守别人,造益别人,自己却处处吃亏、受伤、舍弃自己。效法耶稣就要时常默想,他是怎么背着十字架一步步走向骷髅地的。一想起这个来,我们什么重担都没了。
他虽然本有神的形象,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样式,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参腓2:7-8)我觉得效法耶稣就要像他这样虚己、卑微和顺服。
他虽然虚己、卑微和顺服,却又深知自己是谁。他非常清醒地说:父在我里面,我在父里面,我与父原为一。(参约10:30)所以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来效法耶稣,就要像他一样知道自己的地位、价值和意义。我们是神的儿女的尊贵,要时刻意识到,这是我们力量所在,也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好,这是第二个,效法耶稣怎么对待自己。
第三个,效法耶稣怎么对待世界。
在耶稣眼里这个世界是邪恶,淫乱、不信、悖逆的世界,马太福音里边讲了好多这样的词。是麻木、矇昧、愚顽的世界,这是路加福音里边用的词。效法耶稣就要像他一样看待这个世界。
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的眼里世界是这样吗?我们的眼里世界是美好的,有时候是吧。其实世界的本质是在魔鬼的权势之下,本质是这样,因为它是虚空、虚晃、虚幻,你只要把它当成是真实,真实过于耶稣,真实过于道,那它对你来说就是负面的东西。你如果把它看透了,它是虚幻、虚晃、虚空,那你就得胜了,你就是在道里。
一个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人,会发现世界是一具死尸。能看出这个世界是一具死尸的人,这个世界就再也配不上他了。耶稣说:这世界的王在我里面一无所有。他要被赶出去,他和他的世界要受审判。(参约12:31;14:30;16:11)。所以我们效法耶稣,就要像耶稣一样如此看待这个世界。
有一次灵修的时候,好像神对我说:除非你公然穿上耶稣褴褛的衣衫,否则你无法对抗世界荣华的诱惑。除非你寂寞地踏上耶稣走过的窄路,否则你不能摆脱碌碌人群的裹挟。除非你天天背上自己的十字架,否则你无法胜过根深蒂固的邪情私欲。
这是三个方面,上帝提醒我。 公然穿上耶稣褴褛的衣衫,公然,就在人面前你不要怕破露,因为这世界比的是什么呢?比的是谁穿的衣服名牌,谁更整洁,谁更美丽。但是耶稣却衣衫褴褛。
有一首歌叫《他轻轻踏过》,我心旋律他们编的,那是我写的歌词。我是去日本布道的时候,我晚上躺在一个传道人的家里,榻榻米上,睡不着,我就爬起来写了那几句感想。我说:深夜仰在床上,翻腾的意念不可抑制,我轻呼一声耶稣,他便轻轻踏过来。他衣衫褴褛,却气势磅礴地踏过来,那荣光就慑服了我,那温情就融化了我,我顿时一片安宁了。
那卑微就烫平了我,
那荣光就慑服了我,
那温情就融化了我,
那生命就安息了我。
这是真实的经历,我真的仰在床上的时候,我真的看见耶稣就刷走过来,他过来的时候,衣衫褴褛,哪像我们这种西装革履啊,衣衫褴褛,走过来,而且他那么高大,在我身上踏过去,踏的时候就脚步像风一样,过去了,他那个荣光立刻就把我给慑服了,而且就把我融化了,生命就安慰了我,我顿时一片安宁。
第二句话呢,除非你寂寞地踏上耶稣走过的窄路,否则你不能摆脱碌碌人群的裹挟,这也是我的体会。你要想跟着耶稣效法耶稣,你必须走窄路,你只要离开窄路,你立刻就卷入到人流中去。每天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忙碌的是无用的东西。
那背十字架是对付自己,我这里边第三句话,除非你天天背上自己的十字架,否则你无法胜过你根深蒂固的邪情私欲。蔡长老在那儿讲,他有一次被圣灵光照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人是彻底的败坏,他用了个词叫坏透了。坏透了,我也有这个体会,真是坏透了,透到细胞骨髓全被感染了。十字架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老我钉死才行,我相信每个人都被神对付过。
第四,效法耶稣怎么对待天父。
我觉得效法耶稣就要单独地面对上帝。耶稣从不中断与天父之间个人的、私下的、隐秘的连接。我特别强调这一点是为什么呢?并不是否定公开的、教会里的那种集体地的连接,我不否认那个,我只是说,要强调个人的、私下的、隐秘的连接。为什么?因为现在公开的太多了,很多人借助于这个公开的、集体的、有组织的,就好像就不需要私下里的、不需要个人的、不需要隐秘的,人的天性是懒惰的嘛,其实跟上帝的连接一定要是私下隐秘和个人的。
耶稣常常一个人到山上、到旷野、到海边,或凌晨或深夜去祷告。我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读这个,哪怕就几句话。耶稣一个人到海边,我就把这个景象想象半个小时。耶稣一个人到海边,一个人到旷野,那是何等美的一个境界,一个身影,远远,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在旷野中几乎要消失了,就那种感觉。
效法耶稣就要在一切的事上看见上帝的权能。耶稣对彼拉多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约19:11)又说:若是天父不许,一只麻雀也不会掉在地上。野地的花,也是天父给它美丽的装饰。(参太10:29;6:30)这都是耶稣告诉我们的,让我们看到,在万物背后看到上帝掌管着一切。
效法耶稣就要在一切的事上仰仗上帝的怜悯。他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9:13)你知道这个怜恤多重要,刚才讲了嘛,怜悯是向审判夸胜是吧,这个地方又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祭祀就代表宗教的东西。
效法耶稣,就要在一切的事上单单遵从上帝。耶稣不许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他斥责那些承接人的遗传,却废弃了神的道的人。(参可7:7-13)。他说:凡不是天父栽种的东西,都要拔出来。(参太15:13)这个话我特别喜欢听。大自然界什么都在长,但是你要知道,只有合乎天父旨意的才存留下来。
第四节 面对不同遭遇时
第四节,最后一节,面对不同遭遇的时候。
第一,在预备和等待的时刻,让我们效法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之前,耶稣安静隐藏了三十年,那些日子他是等候者。即使在后来的三年传道生涯中,他也时常退到僻静处安息,又告诉人们不要为他传名,因为他的时候还没到。我们要效法耶稣的这个等候,该等候的时候等候,等候时候到。
第二,在试探和熬炼的时候,让我们效法耶稣。耶稣在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这是每个信仰者的必修课,这个我不多讲。
第三,在成功和荣耀的时刻,让我们效法耶稣。在耶路撒冷,人们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纷纷信了他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给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接下来还讲过,他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约2:23-25;6:15)这是成功和荣耀的时候,效法耶稣不要把自己交给人。
第四,在孤独的时刻,让我们效法耶稣。在人们的误解、嘲笑、诬陷下,他虽然倍感孤独,却总是忍耐着。他说:这不信又悖谬的时代啊,我在你们这里到什么时候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太17:17)。哎呦,我读耶稣的话就非常的甘甜,整个浑身上下,细胞骨髓都发出共鸣。
第五,在被弃绝的时刻,让我们效法耶稣。试想人生最坏的处境,还能坏过耶稣吗?身边的门徒把自己卖了,跟随者们都逃了,最勇敢、最忠实的也竟然不认他,仇敌已经定意下毒手,昔日拥戴他的群众,此时此刻高呼钉死他,天父此刻也沉默,似乎离弃了他。人生一切悲剧中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
但是耶稣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从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到十字架上的七言,七句话,我们看到,他依然爱着天父,对不对?没有动摇他对天父的爱,他依然爱仇敌,依然爱亲人,依然爱罪人。
所以啊,我就想起那句话来,神就是爱。这四个字是永远不改变的,没有条件的,你在任何情况下,他就是爱,他不能不是爱,他永远是爱。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你这一生就被爱所搀拉,所保护。耶稣确实这样,你看看他这么悲惨的境况,这么不可爱的一个世界,他却依然充满了爱。
最后我讲第六,在复活的时刻,让我们效法耶稣。复活的时候就是他最终得胜的时候,他什么样,让我们效法耶稣。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苦难过去了,你呢,活过来了,好像从阴云中看见太阳了。那个时你应该怎么样?效法耶稣。你看耶稣怎么样?耶稣没有一丝复仇心,没有一丝炫耀心,他没有向一个仇敌显现过,他忘记了痛苦和冤屈,仿佛就没有被杀过一样。你们注意,耶稣复活以后,跟门徒在一起没有提过一次他被杀的时候,你读他复活以后的言论,真的好像他从来没被杀过一样!他交代的,他谈论的全是大使命。什么是大使命?就是福音,就是爱,就是他为罪人死了又复活了,叫一切信他的不再灭亡反得永生。
你看多好,多美丽的一个人,难怪什么也挡不住他,高山挡不住,大海挡不住,他要传遍全世界。
祈祷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祷告。
主耶稣啊,我们知道效法你很难,因为你是这么崇高,这么圣洁,这么伟大。你是神,我们是人,我们真得很难效法你。但是你说,你的轭是容易的,你的担子是轻省的。我们知道你没有骗我们,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愿意跟从你效法你的时候,你会帮助我们。我们知道我们不能,但是在信你的人凡事都能。这个能不仅是行神迹能,不仅是传福音能,也包括战胜我们自己,也能,靠着你的力量,我们要战胜自己,朝着你这个标杆直跑。
主啊,谢谢你,让我们不仅有效法的心,也让我们能够知道该效法你什么?在什么样的境况下,你都向我们显明你自己的身影,显明你的心意,让我们摸得着你,看得见你。让我们一事当前,一生之中都以你为效法的榜样,效法的对象。即使我们疏忽你的时候,我主啊,我求你的灵在我们的心中不退去,在我们心中占据着我们的心,让我们不能不看见你。你摆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所做的决定都合乎你的心意。
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117讨论题a. 你认为面对不同遭遇时应该如何效法耶稣? b. 你认为耶稣生命的哪些细节值得你效法? c. 当你如果需要触犯诫命和律法、需要自己下地狱,才能帮助别人,你认为该如何选择?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