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讲 耶稣的幸福观——论八福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这一点没有例外。古代人渴望幸福,现代人也渴望幸福,东方人、西方人,富人、穷人,没有不渴望幸福的。但是,到底什么是幸福?人们的看法大不一样。这里我们不谈其他各家的幸福观,我们只谈耶稣的幸福观。
在登山宝训中,他提到了八种人是有福的: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10)
在谈论这独特的八福之前,我们要先看看,一般的世俗跟宗教是怎么看待幸福的。
第一节 世俗的幸福:满足欲望
那么第一节我们谈世俗的幸福,就是满足欲望。
如果你查任何的字典、辞海,你会发现它们对幸福的定义都是,生活和境遇美满如意。
那到底什么是美满如意呢?其实说的就是人的欲望的满足啊。如果是人的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谁都知道,人心的欲望是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填满。中国人不是说吗,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道理上人人都知道知足常乐,但在实际上没有一个人知足。
正是由于人的欲望不可能被这个世界充分满足,所以每个人都觉得不幸,有一种不幸的感觉伴随着他的一生。特别是到最后面对死亡的时候,那种不幸感就变成了绝望感。
所以呢有智慧的人呢就意识到,我们的欲望并不能引导我们到达幸福;恰恰相反,欲望像黑洞一样,它本身就是人生不幸的罪魁祸首。
于是一些人到宗教里来寻找幸福。特别是佛教。佛教说得非常清楚,欲望不除,休得幸。所以,他们就拼命地剔除玄览,清除六欲。
第二节 宗教的幸福:满足律法
第二节讲宗教的幸福,就是满足律法。
各种宗教包括犹太教、印度教、回教、佛教、道教、儒家,虽然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这就是,他们都是以自身的行为——这个行为包括德行、善行、苦行、修行,或者道行,来满足律法的要求,以便获得上帝所赐的内心的幸福感。可以这么说吧,要进入宗教幸福的深宅大院,需要迈过一道道律法的门槛。
以圣经的旧约为例,我在旧约里面选了八福,新约不是有八福吗?
旧约里面的福气是这么说的: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这是第一福。
然后,耶和华,你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训的人,是有福的。
接下来,敬畏耶和华,喜爱他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
接下来,行为完全,遵行耶和华律法的,这人便为有福。
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寻求他的,这人便为有福。
凡敬畏耶和华,遵行他道的人,便为有福。
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
谨守安息日而不干犯,禁止自己的手而不作恶的人,便是有福。
(诗1,94,112,119,128;箴 20:7,29:18;赛 56:2)
旧约这八福跟耶稣的八福相比,更合乎常情常理。敬畏神、行为纯全的人得蒙祝福,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然而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人做不到。
在伊甸园里边,蛇说人能做到,这是人间最大的、最毒的一个谎言,一直蒙蔽着人类直到如今。
犹太人他们就是敬畏神、追求行为纯全,在旷野漂流了40年,为什么?因为他们做不到。律法的颁布者摩西本人也不得进迦南地,为什么?因为他也做不到。
既然连上帝的选民都做不到,我们谁能做得到呢?于是,我们看到宗教徒比世俗的人仿佛更加不幸,一个个苦兮兮的,被负罪感跟恐惧感控制着。
当年罗马教廷向信徒贩卖赎罪券,靠的就是这么一种心态——我不纯全哪,别惩罚我呀,我实在行为达不到啊,花钱买赎罪券还可以啦。教廷就是利用这么一种心态来卖赎罪券。 结果呢,越是虔诚的人就越是不幸,越与幸福背道而驰。所以美其名曰赐人幸福的宗教,只不过给本来就生活在不幸中的人,又加了一些不幸的理由。
难怪不管是过去的先知们,还是今天哭墙前的犹太人,他们虽然有完备的律法,却一个个的期盼着弥赛亚的到来。因为弥赛亚不是带来律法了,而是带来恩典。
第三节 幸福的前提:回到自己的贫穷
概括世俗跟宗教的幸福观,原来人们从欲望的满足中寻找幸福。有一个声音就说,无知的人哪,幸福不是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是满足上帝的心意。于是人们就到宗教里来寻找幸福。
没想到,他们在世俗中满足不了自身的欲望,在宗教里也满足不了上帝的标准。因为在世俗中折磨他们的那个欲望,在宗教里依然纠缠着他们,就是罪。他们终于承认,他们既不能抓住世俗的幸福鸟,也无法驶入宗教的幸福港。
人们就开始绝望。绝望是个好事了,这就到了八福了。这就是一个起点——幸福的起点,站在这里来看耶稣的幸福观,就水到渠成了。
在耶稣的眼里什么是福呢?八种福,不难看出来,大多数负面是的东西,比如虚心,就是心灵贫穷的人有福了。然后哀恸的人有福了,等等等等。为什么耶稣一反常态、一反常理,说这些负面的东西使人幸福呢?
其实,这些东西一点也不负面,只不过是回到了人的真实本相而已。耶稣好像是说,人哪,你先不要奢谈幸福,先乖乖地回到你的本相。你的本相就是贫穷,你必须以什么呢——虚心、哀恸、饥渴、温柔、清心、受苦为底线,为真实,才有幸福可言。
这就是为什么八福把我们拉回到那个底线。这是一个很深的道理。耶稣从神的角度看人,看得非常透彻。人只有认清并回到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一无所能的贫困本相,才有资格谈论幸福,获得幸福,你才会有幸福的体验哪。
我前天谈到过古希腊德尔斐神庙,是人类最古老的一座神庙。它门前有一句话,有一个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意味着,任何人要上达神明得先回归自己。
八福的核心是要我们回归自己的本相,就是贫穷、瞎眼、瘫痪、污秽,就是自卑、哀恸、痛悔、饥渴。这是幸福的起点,是蒙福的开始。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终于懂得靠上帝的恩典和怜悯获取幸福啦!
你知道这个是要点。你回到自己可怜的本相以后,你才终于懂得,你靠你自己是不可能达到幸福的。你必须靠上帝的怜悯和恩典,而且你所有的福气都不在他以外。阳光、空气、雨水、大地,我们的生命气息、动作存留,全在乎他。这个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可怜的时候,你就找到了幸福的源头。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头嘛。
尽头不是坏事。其实八福啊就是指着尽头说的。一旦回归你的底线——你低得不能再低了,你苦得不能再苦了。这个时候你心里就有平安了。你会突然放松下来说,哦,原来事情不过如此而已,反而生出一种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文学上叫作悲剧快感。悲凉、心酸、哀恸等等,这些负面的心情来临的时候,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仿佛说,终于来了,终于心酸了,终于感伤了,终于哀恸了。你能感觉到你自己是多么无助、多么不幸、多么可怜,彻底回到了自己。你再也不像以前那个骄傲自大的时候趾高气扬、春风得意。
你回到了真实的自己。这个时候呢,你觉得你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一无所能。你突然发现,你站在这个底线上坦坦荡荡的、舒舒坦坦的、赤身裸体的,眼前一片白茫茫。你就突然觉得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恩赐,你什么都不会再失去了,你已经全失去了,你不可能再可怜了,你已经可怜到底了。这个时候啊,最起码最基本的东西它的宝贵就显出来了。
其实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永远是最可靠的、最宝贵的。感伤的时候,悲痛的时候,人间的肥皂泡被戳破的时候,你回到你自己本相的时候,也就是上帝向你显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人是真正幸福的,没有人夺去的幸福。当你突然意识到你一无所有,你一无所能、一无所是,而你现在就回到了这个本相,你觉得很庆幸。
以前觉得自己有点什么,像个什么,能干点什么,突然发现啥都不是。这个时候你会坦坦荡荡,踏踏实实。你会羡慕一朵小花,一根小草,一只小鸟,一下子就把自己放低了。把自己放低了以后就很舒服,非常舒服。
悲剧快感的含义就是看清了人自己的真相,从一切假象中回来。所以说圣经上讲,要去遭丧之家,不要去宴乐之家。你参加婚礼,一时兴奋,兴高采烈,是吧?过了后你会觉得空虚,回家以后。但是,你参加一个葬礼,你当时觉得很悲伤,你过了后回家以后你的心是安静的,让你反思人生,让你看到你自己将来就这个样子。拿得起放得下,心胸宽广,所有的争论可能暂时放一放,从假象中回来,回到你的真实的本相——原来你这么可怜,而你现在能活着是这么幸运。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饥饿的人捧起一碗饭是那么幸福。吃得饱饱的人捧起一碗饭就不幸福,但是饥饿的人捧起一碗饭就幸福。为什么口渴的人端起一杯水是那么幸福?为什么劳累的人躺在土坷垃地上也是那么幸福?为什么迷失的人望见了家门是那么幸福?监牢里的罪犯听见了大 赦令是多么幸福!那么无助的罪人,听到了耶稣的声音、耶稣的恩典是多么幸福!
这就是幸福的真正的定义,就是你回到你那个底线、本相。这个时候,你才有幸福可谈。你渴了你才有水的幸福的感觉。饿了才有饭的幸福的感觉。你知道你是个罪人,才懂得恩典带来的幸福。
耶稣就是让我们回到这个支取幸福的那个底线——你不到这个底线,休谈幸福。
由此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耶稣说,贫穷、清净、哀恸、温柔、饥渴、怜悯、和睦、受逼迫的人,就是八福,是幸福的。这八种人,是回到了本相,是站在底线的人。上帝为这种人——这种真实的人,预备了丰富的恩典。
第四节 幸福的本意:享受上帝的丰富
第四节,下面一个话题,幸福的本意是什么?就是享受上帝的丰富。
我们回到自己的贫穷,目的是为了享受上帝的丰富。你知道耶稣这个幸福观哪真是透彻。我一边讲着,我就不得不惊叹他的睿智。他是从天上看人间,从立体看平面,那真的不一样。我们迷迷糊糊地追求这个幸福那个幸福,耶稣说No,首先回到你的本相。回到你的本相,然后你要知道所有的幸福,都是我给你们的恩典,上帝给你们的恩典。
如果说认识自己是幸福的前提,那么认识上帝就是幸福本身。幸福就是一个贫穷的自己,尽情享受丰富的上帝,这就叫幸福。
哈利路亚!当我们有了这种感觉的时候是多么幸福啊!你发现自己这么可怜,但是你却发现上帝这么丰富;你发现自己这么不配,却发现上帝拥抱着你、保护着你,把你当作眼中的瞳仁。你可以不顾世界而喜乐,偷偷地在上帝怀里喜乐,至高的喜乐。
请看,八福的前半句都是讲幸福的前提,后半句全是讲幸福本身。
虚心的人,清静的人,哀恸的人,温柔的人,饥渴的人,怜悯人的人,使人和睦的人,受逼迫的人,等等。这全是讲前提,先回到你的这个本相吧。
接下来,有福了,什么样的福呢?天国是他们的,他们必得安慰,必承受地土,必得饱足,必蒙怜悯,必得见神,必成为神的儿子。
后半部分就是幸福的内容,幸福的本身。承受神的国,得见神的面,成为神的儿子,得享神的安慰、怜悯、地土和饱足等等。
显然,这个八幅都是从神而来的,都是从神而来的。前半句讲人,后半句讲神,逻辑很清楚。 人一回到自己的本相,立刻就得到神的赐福,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有点儿像婴孩儿,以其软弱的本相,来赢得或者享受母亲的爱一样。
人一回归本相,就是投靠神;人一投靠神,就获得了幸福。神的恩典是人的幸福的源头和保障。也只有在神的恩典里,人才有幸福感。只要在神的恩典里,人就有幸福感。
所以,奥古斯丁他有一个概念,叫至高的喜乐。他在崎岖的人生路上,最终发现上帝是最高的喜乐——你真实的至高的甘甜,甜过一切享受。
英文说Your true and highest sweetness, sweeter than all pleasure. 你的真实又崇高的甜美,比所有的快乐更甜美。
奥古斯丁这个人是个罪人,这个大家都知道,他写《忏悔录》把自己给忏悔出来的罪人。他一直与自身旺盛的情欲辛苦地搏斗,他跟他同居了15年的女子最后不得不离开嘛。离开以后他发誓不再和任何女子交往了,但是他很快就又找了另外一个情妇。(《忏悔录》6:15)但他那个女的,跟他发誓不再找任何男子以后,就再也没找过。他说我不如她,人家说不找就不找了。你看我这说不找了马上又找了一个。就这么一个人。他就在人间,包括他信了主之后,他找不到平安,找不到幸福。
后来他说,上帝啊,我渴慕你的美善,但我需要具备享受你美善的必要力量。奥古斯丁说,我到处寻找获得这种力量的门路,可是一直找不到。直到我拥抱了天父与人类之间的中保,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
接下来他那一段话就是:主耶稣啊,你是真正的无比的甘甜,你是至高的喜乐,你进入我心,赶走并替代了一切,你比一切享受都美好,比一切光明更光明,比一切深邃更深邃,比一切荣美更荣美。
约翰•派博在《至高喜乐的传承》一书中认为,这句话是理解奥古斯丁教义的核心的钥匙。第一,人必须在上帝的至高喜乐里,才能找到自己的喜乐。第二,人必须投入耶稣的怀抱,才能品尝上帝至高的喜乐。第三,人必须在破碎和绝望中,才能投入耶稣的怀抱。
这是我的体会。说投入耶稣的怀抱我们可以说,但是真的投入的话,除非有一种前提:回到你自己的绝望、可怜、无助、败坏,回到这个本相。这就是为什么耶稣传授幸福的秘诀的时候,起始于心灵的贫穷,落实于上帝的临在。
我们又回到了幸福的开端,因为开端在哪里终点也在哪里。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八福的见证。他说,主啊,我的良心每天向你忏悔,我更信赖你的慈爱过于依靠我的纯洁。(《忏悔录》10:10、31)
你注意这个话,我信赖你的慈爱过于依靠我的纯洁。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他一点都不纯洁。主啊,求你加给我力量,好使我有力量。
你注意奥古斯丁这个人,求你加给我力量,好使我有力量。先把你所命令的力量赐给我,然后你再把命令给我。不然的话,我执行不了你的命令。真谦卑啊!圣徒们之所以称为圣徒,就是谦卑,认识到自己多坏。
马丁•路德到临死的时候说我是个蒙恩的罪人。
第五节 幸福的获得:接受耶稣的拥抱
好,最后一节,幸福的获得,就是接受耶稣的拥抱。
奥古斯丁的见证,正符合八福的逻辑,那就是,从不幸到幸福的转换枢纽是耶稣。
按道理说,贫穷就是贫穷,柔弱就是柔弱,哀恸就是哀恸,不幸就是不幸,这些人怎么能变成有福的人呢?中间这个转换是怎么发生的?这里有一个奥秘。奥秘就是基督。
加拉太书二章二节,神的奥秘就是基督。(加2:2)耶稣来了,恩典和真理来了,以马内利来了,贫穷的就成为富足的,柔弱的就成为刚强的,哀痛的就喜乐,敌人就成了朋友,打右脸就给左脸,囚犯就出监牢,瞎子就看见,如此等等,全转变了,全转变了。
如果说,幸福就是贫穷的自己进入丰富的上帝,那么耶稣就是那条路,那个门。(约 14:6;10:7)也就是说,一切贫穷和不幸的人,在耶稣里,都已经富足和幸福了。
林语堂他写他的人生之旅(《信仰之旅》),最后一章写的基督教,讲到他认识了耶稣,他说了一句话:但是太阳升起来了,把蜡烛吹灭吧。
因为他以前也是儒家、佛家、道家,他找遍中国历史文化,寻找出路。结果他遇见耶稣的时候看见太阳升起来了,把以前那些蜡烛吹灭吧。他并没有否定蜡烛,如果没有太阳的时候,蜡烛是有用的,秉烛而行。当太阳升起来了你还点着个蜡烛,你就是瞎子,只有瞎子才干这种事。
说到底幸福是一个高度,一个境界。如果我们不升腾起来,在地面上永远无法逃避吞噬幸福的大小烦恼,永远无法躲避导致不幸的大小陷阱。而一个升腾起来的人呢,一定是一个天天浸泡在耶稣的恩典和全能中的人。
041讨论题a. 你认识自己的本相吗?如何在耶稣里找到幸福? b. 请在本相中思考你的幸福在哪里? c. 世俗和宗教的幸福观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d. 透过八福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