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道傳承 四

情境式講道

首页 > 大卫鲍森 > 善道傳承 > 情境式講道
情境式講道
00:00 04:44
善道傳承">55555善道傳承

音频下载 视频下载

海报分享 本页地址微信关注
 
善道传承 四 情境式講道 
 
 
banner.jpg

我呼籲大家
採用「情境式講道」

多數人以為
「情境」的意思是指

一節經文的前面幾節
和後面幾節

那是直接情境
現代的聖經很有幫助
因為把散文體分成了段落
那是直接情境
一句話所在的那個段落

不看一節經文所在的段落
就很可能會錯意

容我舉三四個例子來說明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凡事都能做」

請各位想想看
哪件事你靠基督才能做
沒有祂就做不來呢?

請各位好好的想一想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凡事都能做」

各位 想一件事就好
如果你想的是金錢
請你舉起手來好嗎?

一…只有一位
這節經文是在談金錢
它的情境是
無論收入多少
都應該要量入為出

那個情境段落是說
保羅說「無論收入或多或少
我已經學會知足了

因為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凡事都能做」

我發現有些教會
三分之二的會友欠債

教會卻不提醒他們
欠債就是偷竊

各位 偷竊有兩種
一種是拿別人的東西
那是不屬於你的
或者是不把屬於別人的東西
給他們

當你欠債的時候
你握有屬於別人的金錢
那是他們的

因此聖經確實說
欠債是偷竊


所以聖經叫我們不可欠債
靠著基督
你就能還清債務

不再欠債了
各位 請容我把話
再講清楚一點

房屋貸款不算是債務
但是遲繳房貸就是欠債
了解我的意思嗎?
一旦遇到了
經濟壓力的時候

那些房貸額度已經借滿的人
就會發現自己欠債
遲繳房貸了

所以那節經文
很適合當代來傳講

不過現在傳講的時候
總是講得很屬靈

跟金錢毫無關係
其實原本的情境是金錢
那情境是要知足
不可貪戀

所以不需要的東西不要買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
「在基督裡
並不分猶太人
希臘人 自主的 為奴的

或男或女
因為你們
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

女權主義者和同性戀者
都喜愛那節經文

他們說「在基督裡
男女沒有分別」

各位 如果那是指
基督徒一信主就結紮了

那麼基督徒
完全可以接受同性婚姻

因為男女沒有分別
但是經文中
所謂「不分男女」

情境上是指
我們與神的垂直關係

不是我們與彼此的水平關係
水平關係上
我們仍分男女

仍然有不同的角色和責任
但是在我們與基督的
垂直關係上

根據那段經文來看
師母是神的兒子

因為那段經文的上下文說
「我們都受洗歸入基督了

我們都披戴基督
屬於基督,也接受祂的身分」

所以在神眼中不分男女
都是猶太人、自主的

因為耶穌是自主的猶太人
我們都採用了祂的身分
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

講的是垂直關係
不是水平關係

我再說一次
情境會改變意義

約翰福音三章16節當中
你們知道最重要的字是什麼?
是簡單的英文字so
什麼意思?
不是指「何等」或「好深」
彷彿應該要唸成
「神何…等愛世人」

根本不是那個意思
意思是「如此,以同樣方式」
「照樣」這個詞就對了
「因為照樣,以同樣方式
神愛世人
甚至賜下祂的獨生子」

照什麼樣子呢?
就是照前一節經文的樣子
你們有多少人
能背誦約翰福音三章16節?

現在不必背
要是請你們背
有誰背得出來呢?

差不多人人都會背
有誰背得出
約翰福音三章15節?

一…二…大約十來個
有誰背得出
約翰福音三章17節?

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九

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們知道那節經文
卻不知道它的情境

如果你不瞭解
三章15 14 17節

就不會明白三章16節
情境賦予它意義
「因為照樣,神愛世人」
照什麼樣?
就像當年
有人抱怨神所賜的食物

祂就派蛇咬死他們
那是前一節經文
「因為照樣,神愛世人」

或者以馬太福音22章14節為例
不乖…我給了章節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問題是大家弄反了
以為先揀選、後呼召
但根本不是那樣

而是先呼召、後揀選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各位,這句話前面所講的是
王為兒子擺設婚筵的比喻

他派僕人出去邀請人來
其中許多人拒絕受邀

於是他說
「出去邀更多人來

出去城外進入鄉間
說服他們來赴席」

他那麼做了
賓客都來赴王兒子的婚筵

卻有一個人穿著工作服前來

王對他說
「朋友 你為什麼來婚禮
不換衣服呢?」

那個人說不出話來
因為他可以換,卻懶得換

所以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意思是許多人
將回應福音的邀請而來

但那些懶得改變的人
最後要被棄絕

這信息非常嚴肅
你聽到了嗎?

如果你懶得改變
最後就不會被選上

不能參加神子的婚筵
各位,我所舉例的這些經文
都隨著情境而改變意義

情境就是經節所在的段落
前面幾節和後面幾節
但是情境並不止於此

下一個情境是
經文在那卷書裡所在的區段

當你檢視那一整個區段
意義就又改變了

我來舉一兩個例子
哥林多前書十二到十四章
是那卷書裡的一個區段
談屬靈恩賜

在十二章那裏描寫恩賜
十三章是描寫同樣的恩賜
但是沒有愛

而十四章則描寫同樣的恩賜
在愛中行使

所以這整個區段講的不是愛
而是屬靈恩賜

確實沒錯
十二章開頭就說
論到屬靈的「恩賜」

整個區段談的是屬靈恩賜
我們常常舔
三明治的夾心果醬

只談「愛」的那一段
但那是一個三明治
彼此相屬

先前看過的詩篇廿三篇
屬於詩篇廿二到廿四篇

當你把它們放在一起
就看出詩篇廿二篇
向你呈現的主是救主

詩篇廿三篇是牧者
詩篇廿四篇則是
至高主到祂自己的地方來

所以同樣地
大家喜愛廿三篇
因為它優美又撫慰人心

但是你如果想
獲得廿三篇的安慰

就必須先來到
廿二篇的救主面前

第1節說「我的神,我的神
為什麼離棄我?」

接著又談到
「他們為我的裡衣拈鬮」

「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
這都是在講十字架

你必須經歷過十字架
發現祂是救主

才能享受祂作你的牧者
也才會期待
祂以至高主的身分前來

要來的這位是誰?
要來的是主,祂正在門口

所以你看
那三篇詩篇相輔相成
它們是彼此的情境

所謂情境並不止於此
我來舉另外一個例子

這個例子是…
羅馬書第九、十
還有十一章彼此相屬

都和以色列有關
但是加爾文主義者
只愛第九章

他們斷章取義
反猶太復國主義者
只愛第十章

他們也斷章取義
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
只愛第十一章

其實它們彼此相屬
第九章說
以色列過去蒙神揀選

第十章說
以色列現在冥頑不靈

十一章說
以色列將來必得救

所以這三章彼此相屬
無論你是加爾文派
或猶太復國主義者

如果那三章
你只看一章的話

你就讀不懂
觀點也會扭曲

所以各位明白嗎?
情境不只是段落,也是區段
第三,情境是書卷
聖經不是一本書
我家有一個聖經版本叫
《書中之書》

其實不然
它是一套書
共有六十六卷

「聖經」一詞源自複數詞
biblia

意思是「許多書卷」
不只一本

複數詞biblia,是一套書
我曾經告訴各位
我的著作常被誤解

我所寫的書
《通往地獄的不歸路》

在全國基督教雜誌上
打廣告說

「請讀大衛鮑森的自傳」
買書的人還以為
我稱自己的人生是
「通往地獄的不歸路」

而《屬靈接生學》這本書
被誤以為是婦科的書

這本則誤以為是我的自傳
書籍可能被誤解
但是聖經是一套不同種類的書
每卷書都各有不同之處
你在聖經裡無論讀什麼
都是一卷書的一部分

解經必須問的第一個問題是
「當初為什麼要寫這卷書?」

所以我寫了這一系列
稱為《聖經縱覽》

檢視聖經的每一卷書
問「當初為什麼要寫?」

一旦你找出答案
每卷書裡的問題
就都迎刃而解了

例如箴言這卷書
是一本箴言集

你相信嗎?
它並不是應許集
箴言就是箴言
並不是應許

你不可以拿它當應許來引用
然而每次我聽講員引用箴言
都好像是以它為應許

「應許」是
我們可以信靠的真理

但是「箴言」就不一定真了
我們可以說箴言通常為真
卻不一定真

它是智慧摘要
知道哪個箴言
適用於哪個景況

那就是智慧
但是箴言並不是應許
我舉個例子

有一節這麼說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那不是應許
很多家長知道它不是
因為有孩童受教走正路
卻走偏了

箴言不一定都適用
可以說通常會,但是不一定

明白嗎?
所以你們讀箴言的時候
不能挑出一節作為應許

我們可以說箴言通常是真的
但不一定

它通常適用,但不一定
你需要智慧才能分辨時機

所以關於情境,就書卷而言
先要問:這是哪種書?

當初為什麼寫?
寫給誰看?

然後你就會逐漸明白
那卷書裡的每件事
都與寫作目的有關

所以我才會勸人讀聖經
一定要一次讀一卷

剛才有人問我
「你是說
講員應該要逐卷講嗎?」

我說但願更多人這麼做
因為一旦以書卷為單位
來思考的話

你就讀得懂了
你對待什麼書
會像你對待聖經那樣?

我們來想像一本
阿嘉莎克莉絲蒂的
偵探小說吧

你會怎麼讀呢?
我想最好的讀法是
從十三章開始

那章讀一半
然後再回到第六章
讀個一段或者是兩段

然後深夜讀書的時候
讀最後一頁

你會那樣讀一本書嗎?
然而大家卻這樣讀聖經

這裡一點,那裡一點
從來不懂整本信息

我們曾經在教會裡
把聖經從頭唸到尾

一共花了八十二個小時
那是大家第一次
在教會聽完一卷書

我們上教會
這裡聽十二節經文
然後從另一章又去聽一點
零零碎碎的
神把祂的話一卷一卷賜下
照祂給的讀吧

一次一卷
一旦明白那卷書的主旨
裡頭的內容你就看得懂了

全跟主旨有關
希伯來書裡有一些金句
大家很喜愛

但是除非你曉得
希伯來書的寫作目的

否則你總有些地方看不懂
那都與整卷書的宗旨有關
所以書卷就是情境
福音書有四卷
兩卷寫給非信徒
兩卷寫給信徒

你會分辨嗎?
馬可和路加福音
其實是寫給非信徒的

馬太福音是寫給新信徒
約翰福音是寫給老信徒
非常明顯

然而大家卻把約翰福音
給非信徒

坦白說我覺得頭幾節經文
太深奧了

他們希望讀者會讀到三章6節
意識到自己需要重生

我認為那是他們的目的
或者希望讀者讀到三章16節

約翰福音是寫給成熟信徒
幫助他們持續相信

馬太福音是寫給年輕信徒
尤其是年輕的猶太信徒

猶太色彩很濃厚
馬可福音寫到耶穌的行動
路加福音又添上耶穌的話語

但是它們都有不同的寫作宗旨
因此同樣的內容
在不同的福音書裡面

意義就很不同
兩個例子
我引述了喜筵的比喻

有人拒絕前來
因為他們買了田地
或娶了妻子,諸如此類

路加福音強調的是
把每個位子坐滿

「坐滿我的屋子…」
但是在馬太福音
信息是給懶得改變的信徒

基本上是同一個故事
路加福音裡的迷羊
是失喪的非信徒

馬太福音裡的迷羊
則是冷淡退後的信徒

兩者我們都得去尋找
但是你看
同樣故事
放在不同的福音書裡

就有不同的信息

再以傳道書為例
裡頭充滿了道理

卻不一定是神的真理
說這話是要嚇嚇你
聖經有些部分並非神的真理
雖然是聖靈感動寫成的
卻不是神的真理

傳道書告訴你
一個不敬虔人所過的一生

他目光如豆
只看到日光之下的世界

從來不看日光之上
他關心的也只有今生
他到了晚年覺得
「怎麼一回事啊?
我一事無成」

他在那卷書裡說了一件事
記在你的聖經裡

他說「一千男子中
我找到一個正直人

但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
可曾有講員跟你說過?
我接受它,因為有道理
但是它不是神的真理

說這話的所羅門
有七百個丈母娘

主日學卻告訴我說
他是聖經裡最有智慧的人

你能相信嗎?
他在七百個老婆以外
還有三百個情婦

他說「我找不到
值得尊重的女人」

他當然找不到
你跟一千個女人廝混
一夕之間就不再尊重她們了

有道理
卻不是神要給你的真理

下面我們來談談約伯記吧
約伯記有四分之三
你不可視為神的真理

那是約伯朋友給他的忠告
完全建立在錯誤的假定之上

神說,他們給的安慰錯了
我聽過有人
引用約伯一位安慰者的話

說得好像是神的真理
其實不是真理

因為他們說的話似是而非
是負面的道理
不是神的真理

他們跟約伯講的話頭頭是道
卻不是真理

但是神把它記在聖經裡
好叫我們知道
不該怎麼勸告受苦的人

懂我的意思嗎?各位?
情境好重要
如果你只是
挑出一節聖經來引述…

你就像一位老姊妹所說的
「亂搬經文,證明自己對」

她在批評教會裡聽來的講道
這是有可能的
我們以為
聖經是一箱子的引證經文

引用一節就能解決爭議
但是你也許引用錯誤的經節
斷章取義


關於情境的下一個問題是
「你所引述的是哪一個盟約?」
我發了一張講義給你們

我們講得好像聖經
只有兩個盟約

舊的和新的
舊約聖經的「約」這個字
意思等於「盟約」


今天大家以為
聖經有四分之三的篇幅
屬於舊的盟約

新的盟約
則是聖經最後的四分之一

何等嚴重的錯誤
整本聖經裡至少有五個盟約
一個和挪亞立的
一個和亞伯拉罕立的
一個和摩西立的
一個和大衛王立的
還有一個和彌賽亞
耶穌基督立的

祂流出寶血
作為立新約的血

這五個約
在舊約聖經裡都有

新約聖經也都有
這五個約
只有一個稱為「舊」
也只有一個稱為「新」

這一個舊的我們千萬別守
但有多少教會把信徒
框在舊的盟約之下啊

不是亞伯拉罕之約
不是挪亞之約

不是大衛之約
而是摩西之約

我們基督徒
不在舊的盟約之下

新的約已經取而代之
其他四個約延續不斷
貫穿聖經

挪亞之約延續至今
否則你今天就不在了

亞伯拉罕之約延續至今
希伯來書第六章講得很清楚

大衛之約延續至今
但摩西之約已經廢除

不曉得現在有多少教會
還在教導什一奉獻

那是舊的盟約
不是新的盟約

但那是
教會最快的籌款方法

所以教導說
基督徒有什一奉獻的義務

其實不然
猶太人在舊約之下
有義務那麼做

但是基督徒
在新約之下就不必

你要遵守的律法是奉獻
而不是什一

犧牲捨己的奉獻
定期的奉獻
甘心的奉獻
那不是指
奉獻袋傳過來的時候
臉上堆滿笑容

而是指如果你不想奉獻
你的錢神不感興趣

這是新約的教導
對今天許多人而言
什一奉獻太多了

例如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
但是對其他人而言
什一奉獻又太少

然而我們卻教導
摩西律法的什一奉獻

我們不在摩西律法之下
感謝神
我正在違反摩西律法呢

摩西說不可穿混紡的布料
可是我身上的這件背心
攙雜了聚丙烯還有…
不曉得還有什麼

我違反摩西律法
但是我心裡並不覺得不安

我不在那律法之下
我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
其實比摩西的嚴格多了

摩西只說
不可殺害任何人

耶穌的律法說
連罵人「笨蛋」都不行

摩西說
你不能跟妻子以外的人上床

耶穌說
這種事連想都不該

基督的律法
比摩西的律法嚴格多了

摩西律法有613條律法
其中大半是禁令

不准做什麼事
我沒有辦法全部遵守
你們有人聽我說過
有一次我搭飛機去以色列
坐在三位拉比對面

我向他們證明
他們都沒有遵守摩西律法

其中一人問我
「你是什麼派別?
正統派或自由派?」

我說「不對,都不是」
他們就說「你是基督徒」

我說「沒錯」
不對,我應該是說「真準」

他說「我猜,你認為
你不必遵守摩西所有律法」

我說「我沒有辦法遵守
你我都做不到」

他又說
「我猜你相信耶穌受死
是要叫你得自由」

沒錯
祂救我脫離摩西律法

但我仍得遵守
耶穌自己的律法

所以你看
如果你發現自己
領人回到摩西律法之下

你就是忽略了情境
那不是說
我們就可以忘了摩西律法

我們讀摩西律法
可以找出神的心意
還有祂的想法

但不以它
為我們該遵守的律法

同樣地,外邦基督徒
也不在安息日律法之下

主日並不是安息日
週六才是安息日

我們不在那條律法之下
我們守主日
不以它為安息日

而是以它為全能神重新工作
重新創造的日子

這一天要慶祝
這一天比起週間其他日子
有更多新造的人

這是創造的第八天
我們活在創造的第二週

是在第二週的第一天
各位聽得懂嗎?

想一想
新創造的第一部分
是祂愛子的身體從墳墓出來

不致衰老死亡
而是不朽壞

永遠活著
那是全然不同的主題
我的福音圍繞著復活
而非釘十字架

問題在於
1054年教會分裂的時候

西方教會成了天主教會
東方教會成了東正教會

一千年前分道揚鑣
從那個時候起
西方教會
就以十字架為信仰的中心

東方教會則以復活為焦點
他們以永活的基督
作為信仰的焦點

我贊同他們
釘十字架雖然重要
但保羅說
「我們既然藉祂的死得以稱義
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

我渴望看見
空墳墓取代十字架
作為我們信仰的象徵

但很遺憾
我們困在死亡裡了

讓我們往前
進到基督的復活與升天

否則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得救
最後 情境不只是段落
或區段 或書卷 或盟約
情境也是整本聖經
我們解釋一節經文的時候
必須小心

不可牴觸整本聖經
就那個議題所給的教導

所以我們需要整本聖經
所以我們需要全部閱讀
所以我們需要全部查考
這樣無論我們傳講什麼
都有整本聖經作為後盾

不知道你們中間有沒有人
像我一樣

非常仰慕鍾馬田牧師
光是他怎麼說「神」
就令我肅然起敬

他說得很慢
總是說:「神」

光是他的語氣
就使我顫抖

他花了十六年才講完羅馬書
每週一次,共十六年
總算講完整卷羅馬書了

我告訴你,他怎麼做的
他每查考一節
就把整本聖經帶進來

不只是那個段落
每次都有整本聖經

各位,那是我們需要的
不是為了灌水充數

而是需要整本聖經作後盾
傳講任何經文前
要先浸潤在全部經文中
所以我們要有系統地
自行查考聖經

才能夠認識聖經
我跟你們說一個祕密
我以前服事的時候
教會的會眾
以為我對聖經滾瓜爛熟

因為我每個主日講道
都很有自信

其實當時
我只是比他們
多懂一章而已

我是說真的
作教師的
只要比受教者領先一步

如此就能作教師了
我當時對整本聖經的認識
不如現在

你知道嗎?
但願我能重新開始事奉

此刻,我以現有的知識
作法會大為不同

真希望能重新來過
我看在座的一些人
還有很多年可以講道…

要致力於教導整本聖經
那就不會出什麼大錯


現在
容我再補充提醒一兩件事

首先,第一件
神沒有等你
讀通整本聖經之後

才准你傳講其中任何一小段
感謝神沒有那麼做
感謝神沒有等我們完美了
才使用我們

否則沒有人夠格讓祂使用
神的耐心…實在令我驚奇
祂居然能使用
對聖經只懂一點皮毛的人

去跟別人分享祂的真理
神一定包容了我的很多不足
體諒我當時不懂

你一旦更明白了
就不能再照老樣子講

我舉兩個例子
最受歡迎的講道經節之一是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
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

我要進到他那裡去
我與他
他與我一同坐席」

很棒的經節
在佈道會裡經常被拿來傳講
可惜它跟決志信主毫無關係
跟邀請耶穌
進入你生命毫無關係

耶穌是對失去祂的教會說話
教會有可能失去耶穌
老底嘉教會曾經很活躍很成功
那個教會很富有

而且人潮湧進教會
只是沒有耶穌出席聚會而已

那樣就慘了
耶穌對那間教會說
「我在叩自己教會的門
若有人肯讓我進去,我必回來」

這個榮耀的真理是說
一名會友
就能夠讓耶穌回教會來

很令人興奮吧
我知道你們有人
在教會很孤單

覺得很難待下去
但是一名會友
就能請耶穌回教會

要抓住這應許
不過這並不是傳福音的工具
那是在啟示錄第三章
第二個提醒是
千萬不要以為
既然神賜福你的講道

就是你講得對
再說如果神要等我
全都講對才用我的話

祂到現在一定還在等
感謝神,祂有耐心多了
所以不要因為
聽我今天的教導就洩氣

說「天啊,除非我都講對
否則神不會用我」

錯了 祂能用不懂的人
不過你一旦發現經文的真義
就千萬不能再講錯了

有一次我講那節經文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

我說
「請讓祂進入你的生命好嗎?

祂正站在你的心門外叩門」
當然這是嚴重扭曲聖經
但神也使用

因為神不會等你完全弄懂了
才使用你

我們都還有進步的空間

第三,你必須恆切尋找…
經文的正確意義

如果你願意不只學習
也願意調整

願意修正你的想法
神必啟示你新的真理
我至今仍覺得
聖經是讀起來
最令人興奮的書

因為每次讀都有新發現
是我以前不明白
從未看出來的

我不知道還有哪本書這麼厲害
但你要有勇氣
不計代價或是後果

也要傳講聖經真義
多年前我鄭重向主承諾
立志按我所了解的
來傳講真理

不是說我沒有錯
不是說我的理解都對

而是當我相信
自己發現聖經真理時

我答應祂
我必不計代價
或是後果去傳講

我把自己講員的名聲丟棄了
我很高興我那麼做
因為我希望大家信任
我這個講員

不會給他們想要的
而是給他們需要的

給他們真理
即使他們永遠不再請我回去
我也要傳講真理

所以我回家的時候
師母總是問我

「那又是雙重拜會嗎?」
各位可知道
什麼是「雙重拜會」?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有許多次
我回家的時候必須說

「是的,那是雙重拜會
他們絕不會再請我回去了

但至少他們曾經聽到
可以叫人得自由的真理」

他們有責任決定
要不要請我回去

他們有責任決定
聽了道要怎樣行

這正是你的安全感所在
如果你懼怕人多於懼怕神
就永遠不會傳講真理

你會講大家想聽的
而不是他們需要的

聖經是他們需要的
不管聽起來舒服不舒服

好 我講完預備工作了
現在就能進到傳遞信息的部分
這是大家認為我要分享的內容
反正我就要講了

但是他們以為講道學
所談的是方法,而非信息

我到目前為止
把全部時間都花在信息上

有人就曾經問我
「你認為你擁有真理嗎
大衛?」

我的回答是
「不,是真理擁有我」
我們不會自稱無謬無誤
我不是教皇


我現在要花點時間
談談講道的方法

我們仍然要待在這書房裡
幾分鐘

因為我說過
要先對你自己講道

先是走來走去
對你自己講道

看看你自己的反應如何
我聽說有一位牧師
他把自己的講道錄下來

播放給自己聽
然後才講給會眾聽

結果他總是聽到睡著

所以他也不能怪會眾會睡著
插個話,你可知道
如果某個主日
在全英國所有的人
聽講道都睡著的話

如果他們都躺在地板上
一個接一個,頭尾相連
像這樣

他們一定都會覺得舒服多了
這是真的 但不是神的真理

我喜歡美國南方
一位黑人牧師的說法

有人請教他的講道法
他說「我好好想清楚
我心裡火熱禱告

然後就豁出去了」
論到預備工作
那句話確實言簡意賅

現在你都準備好了
你有了例證
有了引言 結論

腦子裡有了信息的骨架
你也有了筆記
現在我們開始來談實際講道
內容和溝通
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兩大主題

到目前為止
我一直跟你們談內容

把內容弄對
現在我們要談溝通…
如何清楚表達

有一位我年輕的時候
奉為楷模的講員

他對我這麼說
「大衛,不只是
讓線離開你的捲線筒

還要捲到他的線軸上」
我懂他的意思
即使他這番話
用的是紡織術語

不只要把心裡的話說出來
也要讓人聽進心裡去

講道要能跟聽眾溝通
不能夠只有內容

從台上講台
傳達到台下長椅

那是漫漫長路 不大好走
我想要先談的是
講道的身體方面

因為所有的講道都是
身體對身體

這是無法避免的
我今天一直在與你們溝通
或者是企圖溝通…

謝謝代禱
我的狀況現在沒那麼糟了

但是我們是以身體來溝通
這週我的身體令我失望
我覺得很遺憾

我很想以最佳狀態講道
但我無法避免
我受限於身體
我寧可大家是身體與我同在
我不太喜歡有人對我說
「週六我的心會與你同在」

某人的心與我同在
正坐在師母旁邊

我不喜歡向
「心與我同在」的人講道

寧願他們自己來
懂我的意思嗎?
我們說話是身體對身體
我們的身體很重要

實際講道的這部分
我要你從你的身體談起

「你坐得舒服嗎?」
你必須要坐得舒服
這很重要

我們在吉爾福的新堂
啟用的時候

特地訂做了長椅
可以不斷調整角度、高度
還有背部等等

我們請大家
整堂聚會坐在上面

不斷調整角度直到弄對為止
我們希望長椅
能夠讓大家坐得挺直

不至於坐姿慵懶
最後終於設計好了
專利名稱是「吉爾福長椅」

做長椅的公司已經歇業了
所以現在買不到了

但是我們把平面圖
交給我和師母作禮拜的教會

那些座位坐起來很舒適
為你提供必要的支撐

坐起來舒服很重要
如果講員滔滔不絕的話
那就更重要了

再來--聽得見嗎?
當然現在有了喇叭
擴大機和麥克風

這些幫助很大
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請容我稍微說明一下
大多數音樂的擴音需求
跟演講的擴音需求全然不同

演講的擴音
需要大約一點五秒的殘響

意思是…拍掌聲殘留的時間
而音樂大多需要
至少四秒五秒的殘響

我們的建築物
通常沒有兼顧這兩方面

即使有了擴音系統也一樣
我常常必須在
音樂用的擴音系統下講道

那樣講道非常困難
因為音樂需要大型喇叭
在前方發聲

演講則需要小型喇叭
環繞全場

音量要低
好讓每個人
都覺得你只有兩公尺遠

懂我在說什麼嗎?
現在教會大多以音樂為主
全部大喇叭擺在前方
電線一大堆

我常覺得自己是在電信局講道
那是為音樂設計的
對音樂來說很棒
演講可就慘了

而這裡的系統
我認為很適合演講

你們同意嗎?
它不會衝著你大吼
殘響也並不長

有了現代知識
就能使建築物
兼顧這兩方面了

多數建築物…
你們知道我以
設計教堂建築物為嗜好

我建議他們用兩套擴音系統
根據教會的設備預算來判斷
如果買得起
就一套給演講用
一套音樂用…很簡單

吟誦的起源是這樣的
他們建造大教堂的時候
根本不懂音響學

所以他們會走進空蕩蕩的教堂
唱起上行音階來

「啦啦啦啦啦…啊…
那就是這棟建築物
擴音和共振的音

所以我們從此都用那個音
來唸禱文

除了結尾以外」
那就是吟誦的起源
很好的想法

用意是讓人人都能夠聽見
因為他們用建築物
來擴大聲音

懂嗎?
當然你現在不必那麼做了
但用麥克風擴音的人
卻仍像在大教堂用單音唸禱文
除了結尾以外

起初的用意很好
那是一種聲音本能

會眾要能聽見才好
我確信你早已經同意這點
但是下一點你可能沒有聽過

會眾不只要聽見講員
也要能夠看見他

兩者同樣重要
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點
但是我們都會讀唇

其實我今天所說的
有三分之一進到你的眼睛

而非你的耳朵,你可知道?
你們在讀我的表情
如果我轉過身去
面對牆壁講這篇信息

你就會有三分之一聽不懂
你在讀我的手,讀我的臉
讀我的嘴唇

有人在吉爾福的大街上
擺了一台電視機

螢幕上出現一個人
一直說「啪,啪,啪」

但是喇叭放出來的聲音
卻是「噠,噠,噠」

然後他們請大家
站在電視機前一分鐘

寫下那個人說的話
十個人中有九個人寫「啪」
很有趣是不是?
十個人有九個人讀他的唇
從而獲得信息

所以很重要的是
不只要讓大家聽見講員
也要看見他

問題是如果地板是平的
那麼坐得越後面
就會越難看見

不過我曾經對兩百隻狗講道
講完這個故事就結束
在密爾梅德
兩百隻狗來聽我講道

牠們對我全神貫注
因為牠們的主人
都是全盲的人

主人閉起眼睛來聽我講
頭側向一邊

狗狗卻都正眼看我
全都對我全神貫注
猜猜我講什麼主題?
我講「地獄」
我說「看不見而上天堂
強過看得見而下地獄」

我請他們為我禱告
因為我看得見

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姊妹
坐著聽我講道

她一生什麼都沒有看過
她一直心懷苦毒怨恨
因為她看不見

她有生以來是頭一次
因為我看得見而為我禱告

那天她決志信主了
她搭車回約克郡途中
一路上唱詩讚美主

我好高興我講了「地獄」
不過先前很難決定

因為我求問主
「祢要我跟盲人講什麼?」

祂說「地獄」
不容易講
但事實證明那信息正合適

主向來最清楚
所以我向狗狗講道
因為牠們專注看我

 

 

 

 

 
首 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PP下载